- 虞莉;
<正>体演文化教学法创立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其教学体系的萌芽期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个别化授课运动(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Movement)。总体来说,美国高等教育院校投入文科类外语教学的教学资源并不多,公立大学更是捉襟见肘。少数的名牌私立大学如一些常春藤名校教学资源与经费相对充沛,在那些院校里比较成功的中文项目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投入较多的师资力量、增加面授时间来帮助学生大量操练以期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劳动密集型”汉语教学方式起源于二战时期美国政府与军方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同时也受当时心理学行为主义与外语教学听说法的影响,利用大量操练来达到教学目标。这种类似大机器生产分工协作的中文教育模式需要相对较多的人力资源,在师资资源比较薄弱的院校往往难以复制。
2025年02期 v.10;No.35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 陈广艳;
本文比较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简称“体演文化”)和两种外语主流教学流派——交际法和听说法。交际法代表了以交际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听说法代表了以教授语言结构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Edward Anthony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划和教学手段这个术语框架,本文对14个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文化为本位的体演文化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相应的交际能力为目标。这与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和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听说法不同。不同教学法教学目标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教学规划和教学手段的不同。这些比较建立了体演文化和其他教学理念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强调了体演文化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对外语教学领域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帮助读者提高对体演文化的理解。
2025年02期 v.10;No.35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 张欣;
在全球化、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需要培养更多可以游刃有余地在第三空间中合作、共情的多语使用者。体演文化教学法提倡知行合一,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反复演练来帮助外语学习者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行为记忆、构建目的语文化世界观、发展第三空间能力。本文从理论发展、实证研究、教学实践与学材开发等方面解析体演文化教学法对第三空间理念的创新发展与研究现状,阐释体演文化教学实践帮助外语学习者发展第三空间能力的独特优势。体演文化与第三空间理论交互发展,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深化,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第三空间理念认为,通过积累不同场景的演练记忆,中文学习者最终能够用中文构建出更多、更丰富而精准的第三空间人格形象。基于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特点,本文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25年02期 v.10;No.35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柴冬临;
本文详细解析了体演文化教学法中课堂演练的理论基础,展示了具体教学示例。文章首先简述体演文化的核心理念,然后详述体演文化的主要课型“演练课”,包括“演练课”的含义、在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的地位、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在初、中、高级阶段选取文化点、语法点、词汇点各一,举例说明如何在各阶段开展地道的口语演练,并对各阶段如何开展读写演练进行举例说明。
2025年02期 v.10;No.35 3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 张永芳;
在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框架下,学者们提出语法教学要以“学”为出发点,要从意义、用法到形式。但调查发现,初级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注释仍然侧重在语法形式上,没能很好地揭示意义和用法。本文介绍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语法教学过程,展示语法教学可以如何服务于语言交际,在教学中如何从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入手,侧重语法意义和用法,再辅以语法形式,将语境中的学习贯穿整个语法输入、内化吸收和输出过程。
2025年02期 v.10;No.35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 王建芬;
传统外语课程材料以系统地掌握语言结构为目标,往往将教师的需求置于学习者之上,是为教师编写的“教材”,而非以学习者为目标使用者编写的“学材”。在数智化时代,教材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而为满足学习者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而设计的体演文化学材则显现优势。本文探讨体演文化课程框架及其“交谈驱动”的学材研发理念如何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并通过实例阐释学材设计的要点,为数智化时代外语课程材料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2025年02期 v.10;No.35 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