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本刊特稿

  • 国际中文教育的十二个重点研究领域

    崔希亮;

    国际中文教育处于转折期,在变与不变之间产生张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好国际中文教育的基本建设和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十二个研究领域: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本体研究、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互动语言学与中文教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平台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等级大纲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资源集成与服务研究、中文国际传播的区域与国别研究、标准化考试和分技能测试研究、中文教材和外向型词典研究。

    2023年01期 v.8;No.26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62 ]

专家主题论坛:《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解读与研究

  • 主持人语

    赵杨;

    <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以团体标准发布,是规范引领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能力评定及专业发展的准则,对加快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增强标准服务质量、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家主题论坛,邀请学界专家对《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做出解读。四篇文章的重点各有不同:王添淼、

    2023年01期 v.8;No.26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 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分级认定

    王添淼;袁礼;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的教育理念。在该教育理念指导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教师资格分级认证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政策与措施。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和正向思维理论,为了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判断与评价,并进一步帮助教师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一些教师专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已经构建了较为科学、系统、完善的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本研究对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分级认证制度进行梳理与分析,阐释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分级认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023年01期 v.8;No.2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0 ]
  •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特征与应用分析

    冯丽萍;姜凝馨;叶一帆;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作为团体标准,可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评估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结合《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发过程,分析、阐释了该标准的指导性作用、通用性特征以及具体应用中与个性化情境结合的建议,并提出后续应研发标准系列文件,以更好地服务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

    2023年01期 v.8;No.26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57 ]
  • 教师标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兼议《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服务功能

    叶军;

    制定教师标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价教师和组织教师资质考试或认定,更重要的是为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通过展示教师成长进阶、明确教师职业责任、指引教师发展路径,实现助力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2023年01期 v.8;No.26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79 ]
  • 关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运用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新生;

    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际中文教育”的提出,是汉语国际教育政策的延续与调整,既包括以祖语国推动为主的汉语传播,也包括与海外汉语外语教育机构的合作。《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下文统称“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都是实现使汉语具有像英语一样的国际语言地位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基于新标准的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考虑中国的人才培养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异同,结合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国际中文教育量和质同步发展的需求,建立具有阶段性发展空间并尽可能立体化的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本文就现阶段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认证体制的建立、实施和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供同仁参考。

    2023年01期 v.8;No.26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39 ]

中文教学研究

  • 原型义教学对多义词词义习得影响的个案研究

    钱旭菁;黄立;

    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多义词的习得是一个难点。关于多义词的习得,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多义词的诸义项中,最重要的是原型义的习得。本文考察了原型义教学对一位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习得16个多义词的比喻义有何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显性词义教学的效果好于伴随性词语学习;另一方面,虽然接受了原型义教学,但学生心理词汇中最凸显的并不都是原型义,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比喻义更凸显。另外,原型义的教学对该生比喻义的习得作用不明显。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几方面:(1)学习者对原型义理解不准确;(2)学习者高频接触某些词语的比喻义;(3)学习者尚未建立起原型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提出了多义词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2023年01期 v.8;No.26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0 ]
  • 欧洲CLIL模式的实践经验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

    孙晓宇;

    兴起于欧洲的“内容与语言融会式学习”模式(CLIL),是指用外语讲授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模式,它将语言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旨在培养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备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CLIL模式的理念与国际中文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公民教育的使命高度契合,其教学模式可以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加以应用。

    2023年01期 v.8;No.26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0 ]
  • 社会文化学理论与体演文化教学法

    刘颖;吴剑;

    近年来,社会文化学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文化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回顾了社会文化学视角下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习得的基本理念,梳理了理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社会文化学理论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应用,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2023年01期 v.8;No.26 59-6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42 ]
  • 朗读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以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

    叶秋月;

    本文探讨了朗读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了评估学习者对这种教学方法所持态度的重要性。问卷调查揭示了学习者理智上肯定朗读的重要性,而情感上视之为挑战。基于这一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朗读教学策略,旨在促进语音教学,同时缓解学习者的压力。

    2023年01期 v.8;No.26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0 ]

学习者研究

  • 传承语特征还是习得偏误?——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二语学习者的区分及其相关问题

    李计伟;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东南亚华裔学生使用的华语特色词汇语法现象被简单地作为习得偏误处理了,这是未区分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汉语二语学习者造成的。在深化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精准地为不同类型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更科学、多元的中文教育,需要我们在教学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培训、测试评估等方面有所调整,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3年01期 v.8;No.26 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1 ]
  • 财经本科专业留学生商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周红;加娜尔;

    本文在Oxford(1990)量表基础上制定商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量表,用以统计财经本科专业留学生商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得出:学习者商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意识不强;社交策略最受关注,再依次是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间接策略使用频次高于直接策略,六项策略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学习者关注情景学习、猜词学习、联系已知、近义词代替等意义学习方式,并希望在情景中运用商务汉语,但在联系商务话题、调整学习心态、制定时间表、记录学习感受、寻找语伴、预习复习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年龄、身份、HSK水平、汉语学习时间等个体因素与学习策略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师生访谈,我们提出商务汉语词汇教学应关注商务情景创设,加强交际训练,增加阅读量等建议。

    2023年01期 v.8;No.26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5 ]

专业建设研究

  • 从留学生的视角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

    张全真;

    本文主要从留学生的视角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考察。基于对国内17所院校的102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访谈,总结了目前课程体系中留学生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类课程及对课程设置的启发。本文建议:(1)应设置专业汉语课程;(2)优化教学实践类课程;(3)加强文化教学类课程;(4)部分课程实行中外学生分班上课;(5)对留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和弹性学制。

    2023年01期 v.8;No.26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8 ]

教师培养发展

  • 国际中文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评述

    王迪;丁安琪;

    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对自身教师职业的理解,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师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介绍了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梳理了国内外国际中文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已有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国际中文教师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2023年01期 v.8;No.26 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37 ]

  • 主编寄语

    赵杨;

    <正>本期专家主题论坛的话题是国际中文教师标准。2019年12月,孔子学院总部委托项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修订与分级能力认证研发项目”正式立项,由我牵头负责并担任研发工作组组长,项目组核心成员有北京大学王添淼、北京师范大学冯丽萍、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和中国人民大学张洁。13个国家的28所高校、社会团体、企业机构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标准起草工作。

    2023年01期 v.8;No.2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正式出版

    <正>内容与语言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促进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主题建构话题,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制度政策,直观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与经历、见闻,从国际视角理解中国议题,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去分析和探讨相关问题;在内容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中文基本功,提升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对时政话题类真实语料的理解能力,以及用中文进行有深度的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促进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进一步提高。

    2023年01期 v.8;No.26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