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主题论坛:体演文化教学法

  • 主题论坛:体演文化教学法

    虞莉;

    <正>体演文化教学法创立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其教学体系的萌芽期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个别化授课运动(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Movement)。总体来说,美国高等教育院校投入文科类外语教学的教学资源并不多,公立大学更是捉襟见肘。少数的名牌私立大学如一些常春藤名校教学资源与经费相对充沛,在那些院校里比较成功的中文项目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投入较多的师资力量、增加面授时间来帮助学生大量操练以期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劳动密集型”汉语教学方式起源于二战时期美国政府与军方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同时也受当时心理学行为主义与外语教学听说法的影响,利用大量操练来达到教学目标。这种类似大机器生产分工协作的中文教育模式需要相对较多的人力资源,在师资资源比较薄弱的院校往往难以复制。

    2025年02期 v.10;No.35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 体演文化与其他主要外语教学流派之比较

    陈广艳;

    本文比较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简称“体演文化”)和两种外语主流教学流派——交际法和听说法。交际法代表了以交际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听说法代表了以教授语言结构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Edward Anthony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划和教学手段这个术语框架,本文对14个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文化为本位的体演文化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相应的交际能力为目标。这与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和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听说法不同。不同教学法教学目标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教学规划和教学手段的不同。这些比较建立了体演文化和其他教学理念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强调了体演文化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对外语教学领域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帮助读者提高对体演文化的理解。

    2025年02期 v.10;No.35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 体演文化对第三空间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张欣;

    在全球化、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需要培养更多可以游刃有余地在第三空间中合作、共情的多语使用者。体演文化教学法提倡知行合一,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反复演练来帮助外语学习者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行为记忆、构建目的语文化世界观、发展第三空间能力。本文从理论发展、实证研究、教学实践与学材开发等方面解析体演文化教学法对第三空间理念的创新发展与研究现状,阐释体演文化教学实践帮助外语学习者发展第三空间能力的独特优势。体演文化与第三空间理论交互发展,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深化,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第三空间理念认为,通过积累不同场景的演练记忆,中文学习者最终能够用中文构建出更多、更丰富而精准的第三空间人格形象。基于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特点,本文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25年02期 v.10;No.35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体演文化之课堂演练设计

    柴冬临;

    本文详细解析了体演文化教学法中课堂演练的理论基础,展示了具体教学示例。文章首先简述体演文化的核心理念,然后详述体演文化的主要课型“演练课”,包括“演练课”的含义、在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的地位、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在初、中、高级阶段选取文化点、语法点、词汇点各一,举例说明如何在各阶段开展地道的口语演练,并对各阶段如何开展读写演练进行举例说明。

    2025年02期 v.10;No.35 3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 体演文化之语法教学

    张永芳;

    在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框架下,学者们提出语法教学要以“学”为出发点,要从意义、用法到形式。但调查发现,初级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注释仍然侧重在语法形式上,没能很好地揭示意义和用法。本文介绍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语法教学过程,展示语法教学可以如何服务于语言交际,在教学中如何从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入手,侧重语法意义和用法,再辅以语法形式,将语境中的学习贯穿整个语法输入、内化吸收和输出过程。

    2025年02期 v.10;No.35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 体演文化学材研发理念与实践原则

    王建芬;

    传统外语课程材料以系统地掌握语言结构为目标,往往将教师的需求置于学习者之上,是为教师编写的“教材”,而非以学习者为目标使用者编写的“学材”。在数智化时代,教材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而为满足学习者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而设计的体演文化学材则显现优势。本文探讨体演文化课程框架及其“交谈驱动”的学材研发理念如何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并通过实例阐释学材设计的要点,为数智化时代外语课程材料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2025年02期 v.10;No.35 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中文教学研究

  • “中文+职业技能”融合视域下工程汉语发展现状分析

    彭焰平;张传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从正式提出到需求逐渐旺盛,更多的职业汉语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深入化的发展局面。工程汉语作为“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的产物,势头强劲,但也存在教学资源有待丰富、教学标准有待拟定、师资水平有待提升、设备设施有待投入等现实困境。应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制定并发布相关教学标准、提高师资素养以及完善设备设施,以此促进工程汉语乃至“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10;No.35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高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多沟槽框式构式形义知识的习得研究

    孔令跃;

    语言输入特征对构式二语习得的影响是构式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考察高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多沟槽框式构式形义特征知识的习得情况,探讨该类构式形义特征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实验中,被试对构式常项和变项变化的四类句子进行正误判断及改错。研究发现:(1)最后一个常项改变的句子的正确率显著更高;(2)变项成分改变的两种句子的正确率没有差异;(3)常项和变项改变的两类句子的正确率没有差异;(4)二语者和母语者在四种句子上的作答正确率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即使高水平学习者,其汉语框式构式不同常项成分的表征固化程度也不同,构式形义依存性较低,构式义习得较难。这一结果初步揭示了汉语半图式构式复杂形义特征的二语习得影响,并对汉语框式构式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2025年02期 v.10;No.35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 基于中外学生听感实验的声旁表音度标准研究

    王琳;韩钰卓;王正义;

    表音度标准的设定是研究声旁表音功能的重要基础。为探究更严谨的声韵母表音度判定标准,本研究进行了中外学生听感实验,通过对比控制声韵母异同后的听辨情况,考察中外学生对不同音节听感相似性判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中外两组实验结果均证实,相较于参照音节,同韵母音节的听感相似率高于同声母音节。即声韵母在普通话音节表音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对等,相关的表音度研究应当对声韵母所赋分值有所区分。

    2025年02期 v.10;No.35 9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基本框架与实践探索——写作智能体构建与教学实证研究

    刘威童;石佳佳;李佩泽;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中文写作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新契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探究社区理论模型(Community of Inquiry,CoI)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包括智能体搭建的实践探索及应用展望在内的基本研究框架,依托智谱清言大模型构建国际中文教育写作专用智能体。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真实情境应用测试表明,该智能体在辅助留学生中文写作能力提升和自适应学习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为服务全球中文学习者、建设高质量数字化平台,提供了研究启示。

    2025年02期 v.10;No.35 10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8 ]
  • 用人工智能助力国际中文教学(英文)

    俞志强;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正高速发展,并渗透到各个行业,包括国际中文教学。尽管AI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好处,但它也像“双刃剑”,具有挑战性的一面。本文探讨了AI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将AI从潜在的对手转化为盟友的策略:不是回避,而是掌握和驾驭。掌握意味着设计适用于特定情境的有效提示,以实现期望的AI驱动的结果。通过展示在中文语言教学中使用AI工具涵盖不同水平的案例研究,本文希望能在汉语教学界引发建设性的探讨。

    2025年02期 v.10;No.35 11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阅读次数: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 “职通中文”系列教材出版

    <正>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组织开发的“职通中文”系列教材中的《矿物加工技术初级篇》《建筑水电设备安装与运维初级篇》《酒店服务与管理初级篇》《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初级篇》四个分册由外研社正式出版。“职通中文”系列教材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内容紧扣职业场景,结合中文语言学习的规律与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2025年02期 v.10;No.35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栏目设置

    <正>本刊设立栏目如下。1.本刊特稿:邀请业内专家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2.主题论坛:每期重点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由一位专家主持人邀请几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该主题从各自视角进行研究与交流。3.专业建设研究:对国际中文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4.教师培养发展:对中文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国家与地区师资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进行探讨与研究。

    2025年02期 v.10;No.35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投稿格式要求

    <正>1.字数:论文以8000—10,000字为宜。2.题目、提要和关键词:文章题目、提要、关键词请提供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文论文的中文提要和英文提要不超过300字;英文论文的中文提要300—500字,英文提要300字左右(英文都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2025年02期 v.10;No.35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