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主题论坛:微课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 主题论坛:微课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郑艳群;

    <正>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观研究在各领域的作用愈加突出。通过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和微观机制,微观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现象,推动学科的进步。例如,分子生物学、微观社会学以及纳米技术的突破,都显示出微观研究在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教育领域,微观研究不仅提升了教育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还为教育改革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细致的分析,微观视角下的实践与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理解宏观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实践和教学创新。智能技术与微观研究的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确保教育理论得以有效落实。在语言教学中,

    2025年01期 v.10;No.3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3 ]
  • 中文微课设计与智能化教学转型:理论基础、策略应用与未来发展

    郑艳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教育技术的推动,微课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中文微课设计的六项核心策略,即模块化设计、语言习得即时反馈、任务驱动、情境化内容、多模态感知和个性化学习路径,依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三大理论基础,能够推动中文教学模式的智能化与个性化转型。尽管智能技术为提升学习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要实现技术与语言学习规律的深度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展望未来,中文微课设计应重点关注教育理论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以确保国际中文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避免技术的盲目应用。

    2025年01期 v.10;No.34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3 ]
  • 以赛促建导向的中文语言类微课评价标准探索

    裴雨来;邱金萍;李琴;

    微课教学资源有其自身优势,对国际中文教学发展有明显支持作用。近年来,微课赛事已成为中文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进一步完善微课赛事,实现以赛促建,将有效解决微课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科学的微课参赛作品评价标准对提升赛事作品产出质量有导向作用,是提升产出作品质量、实现以赛促建的基础之一。微课教学资源分语言类微课和文化类微课两大类。以赛促建导向的语言类微课评分标准制定,应该遵循教学质量达标、充分覆盖、成本可控等原则,微课赛事的具体评分标准应充分体现这三个原则的要求。

    2025年01期 v.10;No.34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 经验文化学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建设路径刍议

    马晓乐;于淞汀;

    经验文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理论范式,关注日常生活中小场景、碎事件、细感知的价值,倡导揭示生活现象、真实情境所内蕴的文化逻辑、秩序要素和动力机制。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具有知识颗粒度小、内容扎根日常、镜像真实具体等特点,注重撷取日常生活世界的微镜头、小故事,平凡人、普通事,强调内涵诠释和价值凝练,这与经验文化学的主张相关性强、契合度高。本文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微课的经验文化特质,分析了其基础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探讨了在经验文化学理论观照下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建设创新的可能路径与实践方略:倡导从传统取向到当代日常、从民俗事象到生活世界、从符号选择到教育叙事、从概念传导到共情传播的建设路径,挖掘经验文化作为中文教学资源和国际传播富矿的属性与特质,服务微课建设的启智、开新与增值。

    2025年01期 v.10;No.34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6 ]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汉字教学中的探究

    吴勇毅;王露锦;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学习时涉及形、音、义、用等多个方面。本文依据汉字习得、汉字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微课为切入点,构建了汉字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微课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了汉字的笔画、部件、发音以及文化等基本知识,多媒体、多模态的运用,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课中,教师答疑解惑,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汉字练习,学生则专注于认字、打字、运用等实践性活动。课后的强化环节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并增加了写字练习等内容,为推动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式。

    2025年01期 v.10;No.34 3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8 ]

教师培养发展

  • 国际中文教师线上教学情绪劳动策略研究

    张竹芮;

    良好的教学工作总是伴随着积极情绪的投入,因此,教师的情绪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被要求、被支配的一部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表现出适当的情绪。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收集原始资料,探究熟手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研究发现,接受访谈的12位熟手教师较多使用深层行为策略,分别有重构、分离、重新聚焦和结构依附,较少使用表层行为和真实表达策略,表层行为策略包括隐藏、伪装、抑制和妥协,真实表达策略包括宣泄和释放。深层行为策略中结构依附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在重构策略的使用上,教师更倾向于从角色意识出发去调节情绪。本研究丰富了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也基于教师情绪及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

    2025年01期 v.10;No.34 4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1 ]

中文教学研究

  • 基于“表达驱动”的国际中文视听说课程创新设计与实践——“汉教英雄会”教师组优秀教学案例

    穆涌;高伟;李纯玮;孙屹涛;钟薇芳;

    本文中,教研团队基于“表达驱动”理论,以“游学中国”为主题,进行了国际中文视听说课程的创新设计和教学实践。在对第二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关系探讨的基础上,课程设计着力在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多模态材料输入,注重材料的时代性、真实性以及是否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表达欲望;创设虚拟国际中文会客厅,师生进行调整性输出与互动;课堂连线视频博主,引入真人实境,与大V对话,达成目标言语输出与真实交际;组织小组讨论辩论,升华主题,表达观点,培养学习者的多元思维,增强学习者自信心与成就感;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促进学习者语言文化全面发展。最后,通过SMART框架分析,进一步阐释课程设计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为打造高质量国际中文课堂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10;No.34 63-7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使用研究

    许迎春;刘水;

    教材是教学法理念的体现和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教材使用决定教材价值能否实现。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通过选、调、改、增等教材使用策略,对中级汉语口语某单元的教学做了重新设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研究结果为国际中文教材开发和教材使用提出建议。

    2025年01期 v.10;No.34 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9 ]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对比研究

    冯军伟;戴军明;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一部面向全世界的国际通用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而《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是一部面向美国中小学的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二者在中文水平等级的标准定位、中文水平等级的体系架构、中文交际能力的内涵解读、中文水平等级体系的适用性四个方面均存在系统性的区别。二者的有效对比研究将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有效对接的基础,将大大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实践中的落地。

    2025年01期 v.10;No.34 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3 ]

海外教学动态

  • 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辰禧;郑淞允;杨璇;

    文章对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外交、经济、语言政策、孔子学院、华文教育等因素共同推进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爱尔兰中文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中文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质量有待提高,本土师资和教学资源欠缺,传统华文学校转型困难。文章建议:爱方应继续完善各学段课程规范,提供资金支持;多方合作建立本土师资培养标准,共育中文师资;在推广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智技术建设本土教学资源;华文学校要积极融入市场,构建新型教育模式。

    2025年01期 v.10;No.34 10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6 ]

教学资源研究

  • 移动微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中文App教学设计分析——以HelloChinese为例

    李姝姝;刘芳;曹洪豫;

    本研究在移动微学习理论指导下,以中文教学应用程序HelloChinese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课程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课程内容等级方面,HelloChinese涵盖了相当于HSK1—4级和《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初等三级水平的内容;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该应用程序秉持游戏化、沉浸式、微型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理念,采用了测试、播客和故事教学法。本研究建议开发者进一步深化应用程序的交互性和社交性学习功能,同时加强对测验练习质量的监控,并在游戏设计中融入更多竞争元素和层级挑战,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学习成效。

    2025年01期 v.10;No.34 112-12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3 ]
  • 工业中文教材开发:价值、困境与进路

    田硕;李宝贵;

    开发工业中文教材不仅有助于推广工业中文,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工业文化与技术交流,还能拓宽专门用途中文教材覆盖的行业领域,满足海外学习者职业中文学习需求,为“走出去”企业培养紧缺的“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的复合型本土人才。文章探讨了工业中文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并分析了目前工业中文教材开发的现状与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实践路径:明确以内容教学法为基础的教材编写理念;服务战略行业与急需语种的双重驱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体化资源库;加强通用中文与工业中文、语言学习和技能培养之间的有效衔接;打造“语言+技术+文化”编写团队。

    2025年01期 v.10;No.34 12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
  • 下载本期数据